灭火极限16%蒸发温度-16℃沸点-16℃大浓度10.5%气体密度16KG/m³
像这种充装假药剂、气瓶瓶壁不厚、药剂含水量过高、瓶壁锈蚀等问题的存在,如果按照标准每三年进行定期检测,也能够及时发现内部腐蚀、外部锈蚀的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本来是用来防护火灾的,却变成了另一种潜在的危险,使用单位需要高度重视,按照七氟丙烷气瓶检测规定,寻找有资质、有实力、经验丰富的消防气瓶检测单位进行七氟丙烷3年一检测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要健全。 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做好防火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人员较多、可燃物较多,发生火灾的危险也较大。因此要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对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防火巡查检查、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等内容进行规范管理。 防火巡查千万别忽视。 火灾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疏忽大意,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每日的防火巡查是排除火患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消防安全单位更要加以重视。要安排人员负责防火巡查,并完整准确填写每日防火巡查记录。巡查人员要认真对企业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是否关闭、疏散通道是否堆放杂物、安全疏散指示标志是否完好有效、工作结束后有无遗漏火种以及是否需要断电等消防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故障及时处理,以防引发火灾。 消防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好。 火灾发生初期,是扑救的佳时机,但如果企业内部的消防设施设备损坏,起火点附近的人员就无法把握这一时机,等到消防车来救援,火势可能已经蔓延,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企业要安排专人负责消防器材的检查和使用性能的维护工作,定期对消火栓等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损坏的消防设施设备,应立即更换或维修,使消防设施设备始终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员工消防安全教育要做好。 企业要对新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岗前培训,尤其对于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特殊工种、岗位的员工培训率要达到,并持证上岗;要定期对员工进行消防宣传,让企业员工重视消防安全,避免员工在宿舍内乱接乱拉临时电线和私自使用电气设备等情况出现;此外,还要定期组织隐患自查和疏散演练,让企业员工都具备消防安全的“四个能力”,即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

七氟丙烷) 七氟丙烷(美国商标名称为)灭火剂是一种无色、几乎无味、不导电的气体。化学分子式为,密度大约为空气的6倍,采用高压液化储存。 优点:是毒性较低、无色、无味、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体积浓度临界值为9%,其小设计灭火浓度为7%,因此,正常情况下对人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可用于经常有人活动的场所,特别是它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符合环境要求。 工作原理:当FM-200灭火气体应用于全淹没式的系统环境时,它能够结合物理和化学的反应过程迅速,有效地消除热能,阻止火灾的发生,的物理特性表现在其分子汽化阶段能迅速冷却火焰温度;并且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游离基,能终阻止燃烧的连锁反应。
采用七氟丙烷、二氧化碳、三氟甲烷、全淹没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和架空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 防护区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 防护区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应由建筑、结构设计给出,且不宜低于。下表数据可供参考: 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 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 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并安装不小于泄压计算面积的成品泄压阀。泄压口泄压面积应按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规定计算。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当防护区无外墙时,可设在与走廊相邻的内墙上。由于七氟丙烷、二氧化碳、三氟甲烷灭火剂比空气重,其泄压口应开在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部位,即泄压口下沿不低于防护区净高的2/3。 灭火剂喷放前,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能自行关闭。 防护区的环境温度详见本图集“气体灭火系统技术性能表”。 二氧化碳全淹没灭火系统对防护区的附加要求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对保护对象及其附近区域的要求,详见本图集“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说明”。